2016年,房地产企业大大高价拿地的底气,一方面来自流动性严格后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,另一方面也造就债券市场对房企的放开。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根据Wind统计资料口径辨别房企作为发行人的债券(主要还包括公司债、中票等)规模时找到,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的16个月期间,债市为房地产企业获取的资金已多达1.2万亿。其中,交易所公司债是主力,发售规模多达1万亿元。去年1月份新的公司债管理办法实施后,到五六月份的时候开始起量,之后完全每个月房企公司债的发行量,在整体公司债中的占比都很高,是公司债这轮改革后主力中的主力。北京一位券商公司债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回应,改革后的公司债发售门槛沉降,再加国内利率上行,此前被推开在中国债市门外的企业争相入场,沦为公司债过去一年多里的中流砥柱。发售总规模超强万亿Wind数据表明,2015年5月-2016年8月,房地产企业发售的交易所公司债总量已约11085亿元,大约为银行间市场地产公司债(中票、PPN等)发售规模的5倍。从每个月的发行量来看,银行间市场的公司债发行量更为稳定,2015年下半年开始爆发式快速增长的地产债,其主要贡献来自交易所公司债。2015年5月,房企发售的交易所公司债发售规模为41亿元,大约为银行间市场80亿元的一半。此后,二者差距开始逐步拉大。2016年3月,地产债的发售规模超过1617亿元这一单月峰值,交易所公司债贡献了其中的1350亿元。交易所公司债贡献率最低的月份则在2016年1月。该月房地产企业共计发售债券1439亿元,其中交易所公司债占到了1360亿元,占到比达94.5%。